网心云OEC/OECT刷入Armbian

本教程仅作记录,你不需要亲自尝试其中的每一个操作。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那就不要做。

警告

若阅读本文并执行相关操作后出现设备损坏、隐私泄露、数据丢失等情况,则机主需要自行承担损失。

注意

OEC(T)短接的失败率还是很高的,请确保你有足够的时间与耐心(运气好的话一两次就能成功)

心血来潮的买了个OECT,但是刷机耗费的时间有亿点长…

所以需要记录一下

OEC(T)的硬件配置:

产品OECOEC-turbo
CPURK3566/RK3568RK3566/RK3568
内存2GB4GB
系统存储8GB8GB
网络接口千兆以太网接口*1千兆以太网接口*1
硬盘接口SATA3.0接口*1;支持内置2.5寸 硬盘SATA3.0接口*1;支持内置2.5寸 硬盘
USBUSB3.0*1USB3.0*1
电源12V/2A 电源12V/2A 电源
产品尺寸145mm x 90mm x 47mm145mm x 90mm x 47mm

OEC(T)的 2.5寸硬盘槽 的空间有点小,装不下 2.5寸的机械硬盘()

准备

本文在 Windows 下进行, MacOS 请另寻其他教程

  • USB-A to Type-C 数据线Type-C to Type-C 数据线 不是很推荐,但也不是不行)

  • 驱动+刷机工具(RkDevTool_v2.84__DriverAssitant_v5.12.tar.xz): Github / 123云盘

Tips:
1.DriverAssitant 是要安装的驱动, RkDevTool 是刷机工具
2.上方链接存在时效性,如有需要,请前往 Releases · ophub/kernel - Github 下载最新版
3.如果上方的版本不易刷入,可尝试 DriverAssitant_v5.13 - 蓝奏云 + RKDevTool_Release_v3.31 - 蓝奏云 (经测试, OEC-1.1 版本可用)

  • Loader文件:
    • 适用于 OEC-1.1 版本(MiniLoaderAll_oect.bin) :蓝奏云
    • 适用于 OEC L2.0 版本(MiniLoaderAll.bin):Github / 蓝奏云
    • 适用于 OEC L2.1 版本(rk356x-MiniLoaderAll.bin):Github / 蓝奏云

Tips:
1.版本需在拆机后才能看到(印在电路板上)
2.不同版本的Loader之间可能不通用,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
3.已知的版本有 OEC L1.0 OEC-1.1 OEC L2.0 OEC L2.1
4.上方未标注的版本,请自行寻找相应的 Loader 文件

若该镜像无法刷入,可尝试 Flash_Armbian_25.05.0_rockchip_efused-wxy-oec_bookworm_6.1.99_server_2025.03.20 - 123云盘 (经测试, OEC 1.1 可用)

Armbian命名规则

一般来说,以下规则仅适用于 ophub/amlogic-s9xxx-armbian - Github 仓库

发行版(Releases)标题:
Armbian_<系统名称>_save_<更新日期>

系统名称对应系统
jammyUbuntu 22.04.5 LTS
nobleUbuntu 24.04 LTS
bullseyeDebian 11
bookwormDebian 12
HassIoSupervisor_bookworm有Home Assistant Supervised 的 Debian 12
trixieDebian 13

资源(Assets)名称:
Armbian_<版本号>_<芯片品牌>_<镜像名>_<系统名称>_<Linux内核版本>_server_<更新日期>.img.gz

对于 网心云OECT 来说,wxy-oect 适用于原版硬件;wxy-oect-replaced 适用于更换芯片&EMMC的

芯片品牌相关名称
allwinner全志科技
amlogic晶晨半导体
rockchip瑞芯微电子

开始

拆机

可参考 不到100块拥有全能NAS,保姆级低功耗家庭服务器搭建指南 - BiliBili网心云 OEC/OECT 刷armbian - Codfish Blog

这里就不过多赘述了 (绝对不是想偷懒)

首次刷机

此时OEC(T)设备系统为 原厂系统 / 昔映

配置刷机工具

DriverAssitant 文件夹下打开 DriverInstall.exe (瑞芯微驱动助手) ,根据指引安装驱动

RkDevTool 文件夹下打开 RKDevTool.exe (瑞芯微开发工具)

RkDevTool(瑞芯微开发工具)v3.31

如上图所示,可能需要修改第一、二项的内容:

  • 地址 分别更改为 0xCCCCCC0x000000
  • 名字 分别更改为 loadersystem
  • 路径 部分要点击后方的小白块,分别更改为 MiniLoaderAll_oect.binArmbian 的所在路径

若存在 强制按地址写 ,请勾选上

短接

使用 USB-A to Type-C 数据线Type-C端 接入OEC(T)的Type-C接口

2.2.2

然后找到你的设备对应的短接点(版本号所在位置如下图所示):
OEC版本

OEC L1.0版本
OEC L1.0版本

OEC-1.1版本
OEC-1.1版本

OEC L2.0版本
OEC L2.0版本

OEC L2.1版本

该版本尚未找到相应资料,可尝试其他版本的短接点

使用镊子等工具对短接点进行短接,同时 USB-A端 接入电脑

直到电脑检测到设备后立即松开,并在 RkDevTool(瑞芯微开发工具) 中点击 执行

Tips:
1.通常情况下,该方法是可行的
2.若遇到短接时检测不到,松开后就检测到的情况,可选择更换短接点(或者在接入电脑后,OEC(T)设备亮灯的瞬间短接几秒,然后松开)

等待右侧的信息输出,若提示 下载完成 ,即刷入成功

Tips:
1.Armbian镜像一般在5-7GB左右(应该是?),大概需要等待五分钟左右
2.若不确定是否在刷入,可在 任务管理器 查看硬盘的读写量

RkDevTool(瑞芯微开发工具)v3.31

后续更换系统

此时OEC(T)设备系统为 第三方系统

配置刷机工具

DriverAssitant 文件夹下打开 DriverInstall.exe (瑞芯微驱动助手) ,根据指引安装驱动

RkDevTool 文件夹下打开 RKDevTool.exe (瑞芯微开发工具)

RkDevTool(瑞芯微开发工具)v3.31

其中,第一项( 0xCCCCCC & loader )不要勾选

第二项要修改的内容:

  • 地址 更改为 0x000000
  • 名字 更改为 system
  • 路径 部分要点击后方的小白块,更改为 系统镜像 的所在路径

若存在 强制按地址写 ,请勾选上

刷入系统镜像

使用 USB-A to Type-C 数据线Type-C端 接入OEC(T)的Type-C接口

按下 reset 按钮,同时 USB-A端 接入电脑

直到电脑检测到设备后立即松开,并在 RkDevTool(瑞芯微开发工具) 中点击 执行

等待右侧的信息输出,若提示 下载完成 ,即刷入成功

Tips:
1.Armbian镜像一般在5-7GB左右(应该是?),大概需要等待五分钟左右
2.若不确定是否在刷入,可在 任务管理器 查看硬盘的读写量

RkDevTool(瑞芯微开发工具)v3.31

挂载硬盘

第一步:临时挂载

1.显示系统中可用存储设备、磁盘分区等相关信息

Shell
lsblk
2.3.1

用的是玩客云那篇文章的截图,方便 (绝对不是我想偷懒)

由上图可知,我的硬盘名称是 sda1

若硬盘是全新的,请执行 mkfs.ext4 /dev/sda1 命令(格式化为 ext4)进行格式化(若存在数据,可跳过此步)

2.创建一个文件夹(挂载点),用于挂载硬盘

Shell
mkdir /mnt/disk
 # 文件夹名disk可更换,依个人喜好就好~

3.挂载硬盘

Shell
mount /dev/sda1 /mnt/disk
 # 不要忘记把 sda1 & disk 换成你自己的!

挂载成功后一般无提示,若不确定是否挂载,可执行以下命令查看:

Shell
df -h

第二步:永久挂载

即,设备开机时自动挂载

1.查询硬盘uuid及文件系统

Shell
blkid /dev/sda1

2.根据硬盘信息制作出开机硬盘自动挂载命令

Shell
UUID=你的硬盘UUID /mnt/disk 文件系统格式 defaults,noatime,nofail 0 0

 # 例(不要忘记换成自己的)
UUID=80278b04-2d19-984c-bdce-65ab443908ab /mnt/disk ext4 defaults,noatime,nofail 0 0

一些说明:

  • defaults:使用默认挂载参数(rw, suid, dev, exec, auto, nouser, async)
    • rw: 读写模式
    • suid: 允许 SUIDSGID 位生效
    • dev: 允许解析设备文件
    • exec: 允许执行该分区上的二进制文件
    • auto: 允许在启动时通过 mount -a 自动挂载
    • nouser: 只允许 root 用户挂载该文件系统
    • async: 使用异步 I/O 操作
  • noatime:禁止在每次读取文件时更新其“访问时间 (atime)”元数据(减少对硬盘的写入次数)
  • nofail:若该设备不存在或无法挂载,启动时系统不会报错并继续启动流程,而不是等待或进入紧急恢复模式
  • 第一个数字 0 : 表示不使用 dump 这个古老的备份工具进行备份
  • 第二个数字 0 : 表示不使用 fsck 工具检查文件系统的完整性(若设置为 2 时,则表示系统在启动时会检查这个文件系统,但优先级低于根文件系统 (根文件系统设为 1 ) )

3.编辑磁盘挂载配置文件,将上一步制作出的命令添加到末行

Shell
# 先备份再编辑配置文件
cp /etc/fstab /etc/fstab.backup
nano /etc/fstab

Shell
# 先备份再编辑配置文件
cp /etc/fstab /etc/fstab.backup
vi /etc/fstab

Tips:vi编辑命令使用方法
1.使用键盘方向键调整光标位置
2.按下Insert键(或按下 i键 ),可以见到窗口左下角有 Insert 字样,表示当前为插入编辑状态
3.编辑完内容后,按下Esc键,输入 :wq 再按回车可以保存并退出编辑,而输入 :q! 回车则取消保存

4.测试硬盘是否挂载成功(如果报错千万不要重启,会导致进不了系统)

Shell
mount -a

常见问题

下载BOOT失败

一般多试几次就可以了

若多次尝试后均未成功,可参考本文的 #刷机 部分

测试设备失败

一般现象为在 BOOT下载 成功后, 执行到"测试设备"时提示 测试设备失败

这说明 BOOT 已经写进去了并且板子也启动了, 但是从上位机去检查板子的 USB接口 失败了,可再多试几次

但也可能是写入的 MiniLoaderAll.bin 不合适, 没有正常启动板子的USB口,可选择换一个 MiniLoaderAll.bin 试试

Armbian的账户密码

默认用户: root
默认密码: 1234

MASKROM设备 与 LOADER设备

在OEC(T)设备为 原厂系统/昔映 时,则会提示为 MASKROM设备
在OEC(T)设备为 第三方系统 时,则会提示为 LOADER设备

设备内部结构图

图片来自互联网

【OEC-1.1】PCB正面:
【OEC-1.1】PCB正面

【OEC-1.1】PCB背面:
【OEC-1.1】PCB背面

PCB背面:
PCB背面

PCB背面 - 瑞芯微芯片RK3566
PCB背面 - 瑞芯微芯片RK3566

PCB背面 - 瑞昱网卡芯片RTL8211F
PCB背面 - 瑞昱网卡芯片RTL8211F

参考资料

后记

总耗时两天…

虽然内容还是不够全(参考资料和实践设备不够,悲),但总体上还算说得过去(?)

论如何优化MuMu模拟器的使用体验